ID: 1d28a46a-0a67-4633-863a-a0acf49b17c0

Introduction

2013年时,第一次接触到 GTD 是因为 Omnifocus 的美观,为此我还花了 $9.99 买了 iOS 的客户端。但从那个时候起,我一直没有用好 GTD 这套理论和各种工具,例如 Omnifocus、Things 等等。

一直不明白问题出在哪里,一天下来不管是 Today 还是 Inbox 当中的 To-Do 不仅没有变少,甚至更多了。自我怀疑、自我谴责让自己觉得是拖延症、懒造成了 To-Do 积压。

回顾过去几年中,除了 Things 以外,我还使用了 Due 和 Fantastical 这两款软件。前者是吃药的时候,循环提醒该吃药了;后者是今天或者未来某天必须要做的事情,为了不让我忘记这个事情,哪怕我不确定这个事情在当天的哪个时间段做,都会给它加一个提醒,这样即便是过了时间,只要没有 checked 就会一直在锁屏或者下拉通知内,这样我就可以*不断地被提醒,找到合适的时间段去完成这件事情*​。

至于 Things 时常被我厌恶,因为我有太多的 To-Do 积压在里面。每次打开它都有种翻开垃圾桶的感觉,没错,它就是垃圾桶。我再次捡起 Things 用的时候,基本都是我把“过期了的”、“没有意义的” To-Do 清空了才可以。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,过程中不断地伤害着我自己的自信心,并让我感到焦虑,永远做不完的事情,越积越多。

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了解到了 Implementation Intention

Implementation Intention

执行意图由心理学家 Peter M.Gollitzer 提出,是个体为实现某一目标制定的一种计划,表现为“如果-那么”形式,例如“如果我遇到突发情况,那么我将保持冷静”。

普通人思考目标的时候,使用的是目标意图,即:我要做什么、我要成为什么。目标意图有个最大的缺点:建立目标容易,执行目标很难。而执行意图更多思考的是要怎么做的问 题。

执行意图明确了个体在何时何地,以什么方式来实现目标,从而让个体更加容易地提取具体情景线索的心理表征,并通过这些线索建立起与目标所指行为的联系。在建立起线索和目标行为的联系之后,个体在随后遇到线索所指向的情景时(如考场),便可以用一种自动化的方式执行事先形成的计划,达成预设的目标。重要的是,执行意图的这种过程是自动化进行的,并不需要个体有意识地进行控制。

再结合成功实行 GTD 的案例「Deep Habits: The Importance of Planning Every Minute of Your Work Day」和「Be a Schedule Builder, Not a To-Do List Maker」,发现他们都会去在前一天花费一些时间去细化第二天的任务列表,甚至精确到分钟,这其实就是上面提到的 Implementation Intention 的实际操作,When Where and How。

案例1当中是通过日历来安排一天的工作,细致到分钟。若发生变故需要变更,则在右侧重新记录变更后的安排。

Figure 1: gtd_dark

Figure 1: gtd_dark

案例2中则从容很多,不仅仅是安排了工作的内容,休闲娱乐的内容也会排在日历当中。(下图来自于案例2)

Figure 2: gtd_schedule_builder

Figure 2: gtd_schedule_builder

其实回顾到上面我提到使用 Due 和 Fantastical 的经历,当中已经包含了执行意图的概念,任务都非常明晰,是今天必须要做的,是今天有非常合适的情景去做的,只不过是我没有意识到。

「执行意图」会让人主动思考,避免囤积过多的任务。

举个例子,按照执行意图的方法。如果我买了一本书,那么我就要在最近的闲暇时间都去读它,并在读完后写读后感总结一下。那么当我买书或者安排任务的时候就会想到买书不仅仅是一个完结,后续意味着我要去读它,并写读后感等一大堆的操作,这样就不会去在自己当前书还没有读完的情况下,就去安排下一本书。

例子中的场景和平时从 Inbox 中安排任务很类似,造成任务完不成,积压,是因为没有安排好任务的情景关系,何时、何地、如何去做这件事情,仅仅就是目标意图,我要做这些事情。

没有对每个任务细致的思考前,无法把握任务的工作量,适合完成的场景,也就无法把控今天安排的任务是否都能完成。但刚刚开始接触这套方法的人,难免会因为对工作细节不熟悉导致工作量评估不准确的情况。

「执行意图」消除了在何时何地做某事的模糊性。

例如,询问选民如何前往投票站等简单的问题,已经被证明可以提高当天的投票率。

在这个例子当中,被问的选民其实受到了引导,增加去投票这件事情的确定性。我们也可以利用同样的方法,明确任务,顺着 if...then... 的顺序去完成任务。

回顾

@mikhails5v 在 tweet thread 中提到了他在使用 Things 的 1.5 年中,对于没有完成的任务,在每晚回顾时,手动的去把今天的任务清空,已完成的任务会让他很有成就感;未完成的任务则在思考后移到后面适合的时候,或者重新放回 Inbox,甚至删掉它们。确保了每日的任务都是清空的状态,没有负罪感。即便是没有完成的任务,在每晚也会重新回顾,思考后续是否有合适的情景去完成它,或者干脆觉得没有执行的必要删除掉。

阶段性思考

note-taking and knowledge creation will always require large amounts of brain work. On the other hand, GTD makes task management a simple, effortless process.

GTD 中 Capture 是最不需要思考的,有什么东西直接记录到 Inbox 当中,清空当前的灵感,专注眼前的事情。例如,Things 中快速呼出 Inbox 的输入框;Org-roam 中写在 .org 文件中的 To-Do 都会集中在 Agenda 中;Logseq 中写在 Journals 中的 To-Do 也可以在 Pages 中按照自己的需求定制查询(复杂的查询有些门槛)。后续处理,按照执行意图的方法去评估 To-Do 适合的情景;较大的任务需要进行拆分成若干小任务,甚至形成一个专门的项目分为不同阶段去完成。

Note-Taking 相反,从阅读就开始思考,随后各种灵感迸发,记录下来进行整理,去芜存菁后继续扩展,定期回顾后形成自己的知识并输出,这个时候的写作反而是最不需要动脑的部分了。以下的 Heat Map 表示不同阶段思考的程度。

Figure 3: gtd_note_taking_dark

Figure 3: gtd_note_taking_dark

To-Do 是否需要独立管理

至于 To-Do 和 Note-Taking 是否分开,我的看法是逻辑上分开,物理上并不一定分开。

一天 24 小时是由不同阶段组成的,工作、生活、娱乐等等,都会产生 To-Do。那么管理 To-Do 也可以分为不同的场景。

工作

工作上做好日志记录,是个好习惯,可以方便查阅当时的想法,解决问题的思路,以及相关人员是谁,就跟航海日志一样。这个时候产生的 To-Do 就是与日志息息相关的,上下文联系紧密。加上 Capture 的原则是尽快记录,并且不打断现有的思路,最好的方法就是记录在笔记当中(比如Logseq 的 Journals)。

汇总的话就更加简单了,Logseq 通过 Clojure 的查询语句就可以完成汇总,不会这门语言也没有关系,Discord 中有专门的 Channel 可以提问或讨论。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回顾汇总,结合工作进度安排今天的工作。

生活

生活中琐事居多,场景也非常繁杂,这个时候完全可以用单独的 App 来进行管理。Things 来收集拆分任务,Fantastical 来进行一天时间的分配以及未来几天需要提醒的任务,Due 来提醒重复任务。

Conclusion

警惕 All-In-One 的想法,并不是所有场景都有统一的解决方案。工作和生活分开管理 To-Do 还有个好处,休假的时候你完全可以屏蔽掉工作的内容。

另外不管工作和生活中,长期计划用甘特图来管理还是非常不错的,确立里程碑,控制进度,把握长期计划的走向。

No notes link to this note